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放就醒是睡渣?你可能错怪宝宝了

万怡 欧茜医生 2021-05-26

我们常用「婴儿般的睡眠」,来形容那种睡得香甜深沉,不会轻易醒来,一觉到亮精神还倍儿好的睡眠。


然而只要生过孩子你就会发现,童话里都是骗人的,十个婴儿九睡渣,剩下一个在别家。尤其是在小宝宝刚出生的头三个月,几乎大部分的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:



宝宝每次放小床上十分钟就醒,醒来就用嘴巴不停找奶,是不是没吃饱啊?



宝宝每天晚上哄睡都特别困难,明明看他已经困得不行了,但是就不肯睡,扯着嗓子嚎,简直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


别人家孩子都是一放下去就乖乖地睡了,像小猪一样,怎么我家宝宝睡的时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,挤眉弄眼,小手还扭来扭去,这是没吃饱所以睡得不踏实吗?



我家的平均一小会儿就要醒来吃一次奶,我都快要被她整崩溃了。有没有办法让她睡个整觉啊?


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咨询,都想先给妈妈们一个拥抱,你们辛苦了,我也非常理解你们希望宝宝睡个好觉的心情,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婴儿的睡眠为什么这么「渣」,以及我们究竟该怎么应对。
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睡眠的第一个特点
凡人皆需引导

我们成年人经常会这样评价自己的睡眠:「昨晚我一沾到枕头马上就睡着了。」

这句话其实不全对,因为我们并不是上一秒说要睡,下一秒马上就坠入梦乡,通常都需要一些睡前仪式,比如洗脸刷牙、换睡衣。很多人一定要在睡前玩一会儿手机,直到手机砸在脸上才会正式睡觉。这些行为都是我们引导自己进入睡眠的仪式。

Hint 1:为什么宝宝明明很困却只哭不睡?
对大多数宝宝而言也一样,需要睡前仪式来引导进入睡眠。有的观点认为宝宝只要困了自然就会睡着,这是不对的。
如果家长能及时察觉到宝宝的困倦信号,及时引导,宝宝就能睡过去。如果错过了这个信号,一些宝宝反而会 high 起来,变得又兴奋又烦躁,一言不合就大哭,这个时候再想哄睡就很难了。
解决办法:如果你的宝宝已经醒了太久,眼神发直了,或者连续打了几个哈欠,就赶紧哄睡吧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
睡眠的第二个特点
多个睡眠周期串联组成一个长觉

成年人有时候会说:「昨晚我一觉就睡到了天亮,中间完全没醒过。」

其实不是的。成年人长长的一觉分为好几个周期,看似一气呵成,但实际上却是由许多个睡眠周期串联而成的。成年人的睡眠周期大约 2 小时左右,睡一觉八个小时,大概会经历 4~5 个睡眠周期。成年人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,理论上都会「醒来」,但是由于成年人有比较好的自我安抚能力,哼唧一声或者翻个身就能睡着,实现两个睡眠周期的无缝衔接。

而婴儿的睡眠周期很短,大约只有 30~50 分钟,并且他们缺少自我安抚的能力,因此很容易在一个短短的睡眠周期结束后醒来,很难接着睡过去。这时候,宝宝们可能还没睡够,但又没办法自主进入睡眠,就会开始哭闹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重点来了,当婴儿哭泣或是身心感到压力的时候,就会特别想找个东西含在嘴里吸吮几下,因为这个「吸吮」这个过程本身,会帮助大脑释放一些可以平和情绪的激素。于是家长就会看到「我的孩子吃完奶睡了一小会儿就醒了,并且开始到处找东西吸吮」,看起来很像没吃饱,但其实很可能是睡眠周期在作祟。

Hint 2:为什么宝宝放下以后很快就醒了,还一副要吃奶的样子?
设想一下「放下」前后的过程:宝宝在妈妈的乳房上吃到睡着,要花 5~10 分钟,妈妈小心翼翼地转移到床边,要花 5~10 分钟,宝宝被放在床上,再睡 5~10 分钟,这不一个睡眠周期就刚好结束了吗?
宝宝醒来发现自己没睡够+无法睡下去了,情绪沮丧,开始哭泣,为了安抚自己,就想办法找东西吸吮。于是就表现出「睡得短、醒来找奶」的表现。
解决办法:当宝宝的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,家长可以及时地帮助接觉(喂奶也可以),帮助他们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中去,这样宝宝就能再睡一会儿了。



睡眠的第三个特点
睡眠分深浅,宝宝浅睡多

每一个睡眠周期,又分为两个阶段:快速动眼期(REM)和非快速动眼期(NREM)。我们以小婴儿为例来介绍二者的区别:

所以,很多时候我们观察到宝宝梦哭、梦笑、梦中哼唧,这些其实也是宝宝睡着了的表现。如果家长要统计睡眠时间,这些时间也要统计在内哦。

Hint 3:为什么宝宝总像是睡不踏实,是没吃饱吗?


睡得踏不踏实和吃没吃饱没有直接联系。婴儿咋总睡眠时长中,大约有一半都是睡得浅的快速动眼期,这就难怪他们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睁开眼睛。


解决办法:裹襁褓有助于帮助宝宝睡得更安稳一些。归根结底,想要宝宝睡得踏实还是要等待他逐渐长大,时间会助您一臂之力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睡眠的第四个特点
同一个睡眠周期中,深浅睡眠交替出现

在一个睡眠周期中,REM 和 NREM 睡眠是有序的交叉进行的。

但是先进入深睡还是先进入浅睡,成年人和小宝宝不同。成年人的一个睡眠周期,是先进入非快速动眼期,后进入快速动眼期。小宝宝恰好相反,他们是先进入快速动眼期,后进入非快速动眼期。

因此,所有的宝宝,当刚刚入睡时,都会呈现睡得很浅的状态,大约会持续 10~20 分钟才会进入睡得比较沉的深睡眠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宝宝会出现「落地醒」。

Hint 4:为什么有的时候宝宝一放下就醒?


试想一下,宝宝吃奶的过程中睡着了,如果妈妈这时候想把他们放下,宝宝很可能还在 REM 阶段,睡的非常浅,很可能因为「咦,我嘴里的东西怎么突然没了」或者「咦,我那温暖的妈妈的怀抱怎么突然没了」而醒来。这是由于宝宝的睡眠特点决定的,并不是「被宠坏」的迹象哦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解决办法:避免在快速动眼期改变宝宝的睡眠环境。当妈妈想要拔出乳头,或是把宝宝转移到床上去的时候,最好先观察一下宝宝的睡眠状态,选择在熟睡时——即非快速动眼期放下他。

尤其是在出生头三个月内,宝宝的睡眠都是先浅后深。因此「放下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。撑住,别慌,当宝宝差不多到三个月的时候,他们的睡眠结构就会发生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,当睡眠时,会首先进入非快速动眼期(深睡眠)。那时候「放下」就容易的多了。老话说「孩子 100 天以后就好带了」可能也与睡眠周期的变化有关吧。

「渣」睡眠却有大意义

照顾一个快速动眼期占了睡眠时长一半的宝宝,确实让爸爸妈妈心力交瘁,不过你知道吗,快速动眼期其实有着非常多重要的意义。

1、可能与神经、大脑发育有关
 

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,婴儿的快速动眼期占睡眠的差不多一半,老年人的占比则很小,这样的比例关系还出现在另一件事上,那就是大脑发育。婴儿的大脑发育非常迅速,神经突触的生长速度也非常快,老年人则正好相反,几乎观察不到这样的情况,甚至可能出现脑萎缩。

因此我们普遍认为,快速动眼期与婴儿的大脑发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。

2、为了更安全地存活下来

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,人类婴儿出生后手无缚鸡之力,他们只有保持高度警觉,稍有不对就大哭,这样才能吸引大人来照料他,从而躲避危险,才更容易活下来。

3、处理白天接收到的信息

有学说认为,快速动眼期和人类的记忆储存、整理和再现有关。婴儿白天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,到了夜晚,他们需要把这些信息加工成记忆,就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快速动眼期。



4、消除紧张,得到安抚

还有一些研究发现,快速动眼期能降低身体里的去甲肾上腺素(INN)水平,而 INN 一般被认为是会让人紧张的激素。比方说有的人白天遇到了难过的事,可能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一些,也许就是睡觉帮他降低了 INN 水平的结果。
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综上所述,快速动眼期虽然给爸爸妈妈添了很多麻烦,但它对宝宝的神经和大脑发育是有很大好处的。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,当看到宝宝睡得浅时,就告诉自己,宝宝正在长脑子呢,他很聪明,这么一想是不是心里就感觉好了一点呢?
 

本文作者

参考文献:

[1] https://www.uptodate.cn/contents/zh-Hans/sleep-physiology-in-children

[2] Roffwarg H P , Muzio J N , Dement W C . Onto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leep-Dream Cycle[J]. Science, 1966, 152(3722):604-619.

[3] Anders TF, Sadeh A, Appareddy V. Normal sleep in neonates and children. In: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in the Child, Ferber R, Kryger M (Eds), W.B. Saunders, Philadelphia 1995. p.7.

[4] Aserinsky E , Kleitman N . 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tility,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, During Sleep[J]. Science, 1953, 118(3062):273-274.

[5] Tononi G , Cirelli C . Perchance to prune. During sleep, the brain weakens the connections among nerve cells, apparently conserving energy and, paradoxically, aiding memory.[J]. Scientific American, 2013, 309(2):34-9.

[6] Siegel J M . Clues to the functions of mammalian sleep.[J]. Nature, 2005, 437(7063):1264-71.

免责声明: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 8 月 17 日。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。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,请给我们留言。

👇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育儿课程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